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必须深刻把握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统一关系,更好地深化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确保实践创新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为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厚实的历史文化底蕴。
历史自觉是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所谓历史自觉,是指建立在对历史发展潮流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强烈历史使命感和对自身的历史定位。而文化自信,是指对自身文化、历史文明的认同和坚守。中国式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优秀文化的坚守,其内涵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历史自觉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涵和题中之义。从历史逻辑看,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离不开交融于民族血脉之中的历史自觉。从理论逻辑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基因,基于历史自觉的文化自信源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一个抛弃或者背叛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更遑论文化自信。从实践逻辑看,历史自觉是文化自信的时间基座,通过对党、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系统深入把握,才能深刻认识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道路的独特优势,夯实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
文化自信是历史自觉的内源动力。“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为历史自觉提供内生力和源动力,通过坚定文化自信助推历史自觉不断增强。一是文化自信为历史自觉塑造凝聚力。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在中华文化支撑下团结一心、共同奋进,激发中华民族对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团结精神,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多元一体格局,不断扩充历史自觉的文化要素,为历史自觉凝聚思想共识、集聚行动力量,促使各族人民主动探索中国历史文明,深刻把握党、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脉络和前途命运。二是文化自信为历史自觉提供意志力。文化自信建立在悠久的民族文化、深厚的民族情感联结中,蕴含了本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繁荣兴盛的期冀,为历史自觉提供民族生存发展和赓续中华文明生命力的意志,在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了解历史、学习历史、体悟历史,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用历史的眼光自觉发现、研究和解决中国发展的现实问题,自觉担当历史重任,推动中国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赓续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和基因血脉。三是文化自信为历史自觉增添生长力。历史自觉本质上是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与文化自信的精神内核休戚相关。文化自信焕发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活力,在沿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推陈出新,推动中华文明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不断为历史自觉创造新的内容,推动历史自觉站在时代前列。寻根固本、鉴往知来,从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把握历史发展大势。
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相辅相成。从内在逻辑关系看,文化自信是在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历史自觉的内在品格;历史自觉,是在坚守自身文化特质前提下不断内化于心的,是文化自信的行动表现。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从互动统一关系看,增强历史自觉,有利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为文化自信提供源头活水,形塑文化自信的内涵体系;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推动对中华民族历史脉络的关注、省思和审视,丰富历史自觉的精神品格。从实践路径看,深刻把握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辩证关系,要坚持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原则,顺应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效发挥中华文明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功能。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源头活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提升全民族的文化信心,以昂扬向上姿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创美好未来。
【作者孙晓晖系yl34511线路中心教授,张海易系yl34511线路中心硕士研究生。本文系2022年度广州社科规划课题一般项目“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研究:基于意识形态风险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课题编号:2022GZYB42)的阶段性成果】
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id=1879268#/detail/1879268?site4&columnID=322